歡迎訪問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奉獻、開拓、實干、合群
2019-08-02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5041
2017年2月28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肺氣血屏障損傷與修復的調控機制”年度學術交流會。會議邀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部江虎軍處長及孫瑞娟主任、及五位專家高福院士、蘇梟教授、李惠萍教授,余學清教授、李尹雄教授參會聽取報告并對項目進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項目由鐘南山院士及其研究團隊對自2014年立項、2015年正式啟動以來的研究進度及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研究團隊從ALI/ARDS的臨床問題出發,立足于氣血屏障損傷發生發展的關鍵機制和干預與修復方法的作用機制開展研究。
課題一進展匯報
課題二進展匯報
課題三進展匯報
課題四進展匯報
課題一由張艷麗教授代表團隊匯報“病原體感染導致肺氣血屏障損傷的關鍵機制和干預新靶點”,揭示流感病毒HA、NA等病毒成分在致病過程中的關鍵信號通路,發現了JAK3、ACE2等重要藥物靶點,并建立了基于全轉錄組學網絡進行干預藥物靶點的預測和篩選方法,從FDA批準的藥物庫篩選到了一批可干預急性肺損傷的化合物。
課題二由陳志華教授代表團隊匯報“急性肺損傷時肺部炎癥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節點”,闡釋了mTOR-細胞自噬途徑共同作用調控NF-κB信號通路誘導炎癥反應發生的關鍵機制,以及證實了抗凝血因子在肺損傷中的重要保護作用。
課題三由白春學教授匯報“生長因子和干細胞在肺損傷肺氣血屏障修復中的作用和機制”,對干細胞在急性肺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闡述,并對KGF-2通過干細胞調控炎癥反應及其在急性肺損傷中的應用申請了發明專利。
課題四由鐘南山院士匯報“物理、化學和生物干預措施對肺損傷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影響及其機制”通過同步監測細胞因子/病毒載量/抗體特征等生物標記物,制定精準治療方案,實現臨床對H7N9、H5N6、MERS危重癥病例進行多種抗病毒手段、呼吸支持等聯合治療,達到世界領先的救治成功率。
聽取四個課題的年度匯報后,專家組高福院士、蘇梟教授等對該項目近兩年來取得進展和成果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項目組對氣血屏障損傷發生發展的關鍵機制的探索以及在干預與修復方法嘗試。并建議項目組成員之間加強合作,對一些共同研究領域、信號通路或靶點,聯合不同實驗室的優勢資源,深入探索,做出更高更有意義的成果。希望“肺氣血屏障損傷與修復的調控機制的調控機制”項目組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形成規范,進一步完善,盡快形成可推廣臨床使用的診治標準,提高ARDS的救治成功率。
基金委江虎軍處長和孫瑞娟主任高度肯定了“肺氣血屏障損傷與修復的調控機制的調控機制”重大項目組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建議項目組在探索機制、發現新靶點、建立新干預措施的同時,也要重視新技術、新方法、新平臺的建設,重視人才培養,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會議提高國際影響力,這些也是將來考核的重要指標。希望本項目研究的成果形成臨床使用的診治標準,使本項目成為基礎研究成果臨床轉化的標志和典范。
本次會議圓滿成功,為項目的日后順利實施和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